北方降雪,南方降温;伴随着冷空气南下,全国多个地区已开启“寒冷模式”。大家都纷纷翻出了自己的御寒神器,其中羽绒服、羽绒被等羽绒制品成为了御寒的香饽饽。
▶ 羽绒批发市场
于广州十三行、沙河服装批发市场中也看到许多前来选购的买手商家,档口前挂起了各式的长款短款羽绒、棉服以及毛衣,其中长款+毛领混搭的款式出货较多,适合北方的市场零售。
从羽绒服种类来区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50绒、80绒和90绒居多,含绒量越高保暖效果越好,羽绒蓬松度越高,手感也越柔软。
今年随着羽绒原料的成本上涨,90%白鸭绒的价格来到了420-550元/kg,羽绒原料的价格上升让批发、零售等环节成本也水涨船高。
▶ 部分羽绒以次充好
随之而来的,便是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以次充好的乱象。
不久前央视报道出江苏、江西多地羽绒服工厂被曝出用“飞丝”充当“绒子”的制假售假现象,让“如何选购真羽绒服”、“羽绒服吊牌标70%绒实际含量为0”等话题冲上热搜。
从报道中得知这些羽绒服加工厂加工出来的产品多数流向了网络直播间售卖,价格区间为100-200元上下,多数产品都掺杂了碎毛、毛骨和飞丝,甚至有些“羽绒服”的含绒量为0,更不用说新国标规定的绒子含量。
在羽绒服新国标GB/T 14272-2021中规定,绒子含量超过50%即为合格品,废除了旧国标中不保暖的绒丝废料,让羽绒服执行标准更加严格。
▶ 如何辨别真假羽绒
作为批发买手和消费者,怎么选购一款合格的羽绒服呢?
1、不买低价羽绒
按照目前市场羽绒原材料价格而言,一件合格的羽绒服到终端零售成本也要200以上,终端售价小于200的产品需要提高警惕。
2、认清绒子含量
新国标出来后“绒子含量”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常见的填充有50绒、80绒、90绒,如出现“绒丝含量”、“绒棉含量”等标识,大概率是不合格品。
3、大品牌或知名零售店
一般线下羽绒的质量相对较好,购买之前能通过羽绒回弹力度、拍打后是否有灰尘、绒子窜出、缝线质量过不过关等辨别羽绒服好坏,相比起电商渠道更加可靠。
▶ 制假售假后果
对生产厂家和售卖商家而言,也要悉知羽绒产品制假售假的后果;从根源上杜绝以次充好、成分造假、含量虚标等状况,切勿用50绒充当90绒虚假宣传。
造假售假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对整个羽绒服装产业链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羽绒服需求量激增的当下,如何让消费者买到一件称心如意的保暖羽绒服,需要多部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